中俄天然气项目尘埃落定!盈富配资
据观察者网报道,9月2日,俄罗斯和中国已签署关于建设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。若管道正式建成,每年俄罗斯将向中国输送最多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,期限为30年。
尽管天然气定价、建设时间表等关键细节没有敲定,但在此前最大分歧的输气路线上,双方已达成一致,选择借道蒙古。
同时,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盈富配资,还宣布将中俄蒙经济走廊规划延长至2031年。这一系列举动,向外界释放出了什么信号?
中俄的能源合作由来已久。早在2006年,中俄就签署了《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》,两国计划修建东西两条天然气管道,东线管道已于2019年正式通气,去年12月全线贯通。
而西线管道,也就是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天然气管道迟迟没有进展。根据“今日俄罗斯”所述,中俄双方主要的分歧在于管道线路和供气价格。据了解,西线的管道线路主要有两个方案,一个是过境蒙古铺设管道,另一个是从俄罗斯绕远路,途经边境小镇后贝加尔斯克,直通中国。
两个方案各有优劣,过境蒙古可以缩短1000公里,但需要交一笔额外的过境费。相较于经济因素,我国更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,因为此前蒙古频频向美示好,还曾公开表示将对美开放领空,这令我们感到深深的不安,害怕过境蒙古会给中俄天然气项目带来不确定性。
而随着蒙古国逐渐认清现实,中俄蒙三国关系明显升温,这一顾虑也被逐渐打消,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过境蒙古成了最佳方案,对于中俄蒙三国都有益。我国可以买到廉价能源,蒙古能收到每年约10亿美元的过境费,俄罗斯则能出口国内过剩的天然气。
而随着中俄天然气项目的快速推进,不少西方媒体开始急了,纷纷指责我们,要求我们减少与俄罗斯的深度合作,我们并未理会此类诉求。
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中国能源研究主管米哈尔·梅丹道出真相,中国现在不需要关心西方的看法,因为中国并不孤单。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